[1] |
李逸飞, 马婉婷, 曹园, 陈玉根, 吴信华. 乌梅对抗生素所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作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 33(5): 717-726. |
[2] |
刘文杰, 李陇强, 唐佳慧, 姜淑玲, 杨平, 陈春晨, 郭文强. 甘草来源内生真菌多样性和抗菌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 33(2): 256-267. |
[3] |
蒋圆婷, 刘杨, 陈德力, 梁寒峭. 半红树植物黄槿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 33(2): 331-341. |
[4] |
程坦, 高宁, 郑晓玲, 应牡英.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雷公藤甲素对仓鼠卵巢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 33(11): 1836-1844. |
[5] |
赵顺鑫, 魏祖晨, 李卓蔚, 许凌峰, 郭冬琴, 周浓, 杜慧慧.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对滇重楼及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 33(10): 1691-1700. |
[6] |
姚笛, 徐磊, 李佳慧. 三种酵素的抗氧化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 32(6): 928-936. |
[7] |
周思彤1, 2,车逸豪1,2,倪连丽1,2,李龙星3,4,袁仕梦1,2,杨自忠1,2,3,杨志斌1,2,3*,张成桂1,2,3*. 大胡蜂蜂毒中多肽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31(9): 1596-1601. |
[8] |
崔洁1,2,3,王丹丹1,4,王倩玉1,2,3,陈彤垚1,3,张福生1,3*,秦雪梅1,3*. 山西与内蒙产蒙古黄芪的ISSR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31(11): 1941-1948. |
[9] |
刘悦1,张爽1,李佳宾1,沈宏伟1,崔红花2,王振月1*. 刺五加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31(1): 30-37. |
[10] |
闵长莉1,2*,闵运江1,2,徐慧欣1,2,汪学军1,2.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及活性菌株的鉴定[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6): 968-973. |
[11] |
梁益敏,郁阳,孙云鹏,刘劲松,马宗慧,刘海涛,王刚*.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5): 783-788. |
[12] |
郝经文1,2,王荣花2,徐文冬2,石敏珠2,陈乃富1,2*,陈乃东2*. 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霍山石斛中13种游离氨基酸含量[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11): 1849-1857. |
[13] |
谷仿丽1,2*,姜雪萍1,2,陈艳君1,2,韩邦兴1,2,陈乃富1,2,韦传宝1,2 .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10): 1701-1705. |
[14] |
唐小慧1,2,胡静1,2,任超翔1,2,宋婕1,裴瑾1,2,吴清华1,2,陈江1,2*. 菊科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10): 1764-1768. |
[15] |
陈乃东1,2,3*,李卢凡1,2,张方方1,2,陈国涛1,2,王雪荣1,2. 不同种源的霍山石斛及霍山产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化学成分GC-MS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 29(增刊1): 4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