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团花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徐晓俞,宋启示,李尚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23 (3): 393-398.  
    摘要5038)      PDF    收藏

    采用硅胶、MCI和Sephadex LH-20层析方法对团花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10个化合物:4-carboxy-3-hydroxy-5-methylphenyl 3-methoxy-4-hydroxy-5-methylbenzoate(1),谷甾醇-3-O-(6'-O-棕榈酰基)-β-D-葡萄糖苷(2),喹诺酸-3-O-α-L-鼠李糖苷(3),clethric acid(4),常春藤苷元(5),钩藤苷元 C(6),morolic acid(7),咖啡酸甲酯(8),卡丹宾(9)和3α-二氢卡丹宾(10)。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酚性成分,化合物2~8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沙棘枝叶与浆果黄酮抗氧化活性比较
    焦扬1,李彩霞1,高海宁1,冯九海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 (4): 655-660.   DOI: 10.16333/j.1001-6880.2015.04.020
    摘要1606)      PDF(pc) (695KB)(1246)    收藏
    以大果沙棘浆果黄酮(ZYCFJ)为参照,考察了张掖大果沙棘黄酮(ZYCF)和新疆野生沙棘枝叶黄酮(XJCF)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沙棘浆果黄酮和沙棘枝叶黄酮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均有差异。在黄酮浓度为50 μg/mL时, ZYCFJ、ZYCF和XJCF对ABTS+清除率分别为60.8%、42.6%、45.4%;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5.7%、80.6%、88.6%,在黄酮浓度高于40 μg/mL时,ZYCFJ对DPPH和ABTS+的清除效果比ZYCF和XJCF的好。在黄酮浓度为500 μg/mL时,ZYCFJ、ZYCF和XJCF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92.7%、88.9%、98.6%;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 76.5%、70.6%、82.4%;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为98.7%、76.8%、83.7%。就对亚硝酸盐的抑制和Fe3+的还原来说,ZYCFJ明显优于ZYCF和XJCF;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ZYCFJ、ZYCF和XJCF的相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一株果胶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袁志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 25 (12): 1627-1630.  
    摘要1052)      PDF(pc) (476KB)(1055)    收藏
    为从自然界寻找高效的果胶酶生产菌,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采集富含果胶质的土壤样品,从中筛选分离出11株产果胶酶菌株。以其中一株产酶活力最高的菌株HYL6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种属鉴定并初步探索了最佳的产酶条件。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菌株HYL6为芽孢杆菌属。产酶条件优化及正交试验表明,菌株HYL6最佳的产酶条件组合为:可溶性淀粉5 g/L,蛋白胨15 g/L,pH值7时,36 ℃、180 rpm振荡培养34 h。在这一条件下进行发酵,最高产酶活力可达415 U/m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灯盏花及其药物灯盏花素中酚类成分的鉴定和含量测定
    张人伟1*,樊献俄1,李来伟1,林隆泽2,James M. Harnly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 (6): 962-970.   DOI: 10.16333/j.1001-6880.2015.06.005
    摘要1259)      PDF(pc) (260KB)(881)    收藏
    本研究采用一个标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PDA-ESI/MS)分析方法和酚类成分定量方法确定了灯盏花中的33个肉桂酸衍生物和16个黄酮类化合物,灯盏花素中18个黄酮类化合物。使用干燥后的绿原酸(326 nm)作为标准品,根据326 nm处紫外吸收峰相对强度和克分子(mole)相对响应因子(MRRF)确定了每个肉桂酸衍生物的含量。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干燥后的芹菜素(336 nm)和芦丁(354 nm)确定了8个芹菜素,3个木犀草素, 3个黄酮醇3-糖苷和7-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这是首次报道十余微量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灯盏花素,以及灯盏花全植物中每个酚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天葵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徐 冉,肖海涛,王建塔,汤 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7): 1154-1159.  
    摘要1557)      PDF(pc) (674KB)(817)    收藏
    本文较系统的综述了国内外对天葵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的开发利用该植物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汉麻叶中大麻二酚提取工艺研究
    高宝昌*,孙宇峰,张旭,田媛,石雨,崔宝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 (增刊1): 153-156.   DOI: 10.16333/j.1001-6880.2018.S.028
    摘要560)      PDF(pc) (692KB)(795)    收藏
    通过对汉麻叶中大麻二酚提取方式的选择与筛选,考察了实验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无水乙醇作为提取试剂、超声震荡15 min、料液比为1∶20、提取次数3次的实验方法。同时对大麻二酚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麻二酚的吸附和洗脱能力,确定DM130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麻二酚的纯化能力较强。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核磁等仪器对产品进行表征,实现大麻二酚简单、高效的提取纯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新型染料木素磺酸酯的前药判定与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
    彭 游,刘新强,邓泽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3 (1): 35-41.   DOI: A
    摘要1885)      PDF(pc) (221KB)(764)    收藏
    为寻找新的前药或食品功能成分,采用建立的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测定的液相色谱法对新型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磺酸酯(GB)进行前药判定以及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以考察前药中染料木素(GE)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否改善。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实验中,灌胃给予GB的大鼠血浆中能检测到明显的GE。在临床前药物动力学实验中,该前体药以40 mg/kg灌胃和静注给药后,GE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GB中GE的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为原药的110.9%。研究表明,相对于原药GE,前药中GE的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达到预期的改善,该前药有进一步研究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Cladosperanol A,海洋真菌Cladosporium perangustum FS62中一个新的二聚萘满酮(补充数据)
    范震, 孙章华, 陈玉婵, 李浩华, 章卫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4): 487-489.  
    摘要897)      PDF(pc) (585KB)(750)    收藏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HPLC等色谱技术从海洋真菌Cladosporium perangustum FS62的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个化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分析(HR-ESI-MS、1D NMR、2D NMR、CD)确定该化合物为1个新的二聚萘满酮,结构为(4S,4′S)-4,8,8′-trihydroxy-2,3,2′,3′-tetrahydro-[4′,5-binaphthalene]-1,1′-(4H,4′H)-dione,命名为cladosperanol 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白黄小脆柄菇发酵液中的一个新的血苋烷型倍半萜
    李学梅1,2,尹霞1,3,李正辉1,冯涛1*,刘吉开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 (7): 1131-1133.   DOI: 10.16333/j.1001-6880.2015.07.001
    摘要1489)      PDF(pc) (136KB)(733)    收藏
    从白黄小脆柄菇(Psathyrellacandolleana)发酵液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血苋烷型倍半萜(1)和一个已知的没药烷型倍半萜(2)。通过质谱、核磁等方法确定化合物1的结构为15-hydroxy-drimenol。通过文献对照核磁数据确定化合物2为1α-hydroxy-bisabola-2,10-dien-4-one。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黑果枸杞化学成分研究
    齐晶晶1,2,晏永明3,汪成祥4,程永现1,2,3*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 (3): 345-353.   DOI: 10.16333/j.1001-6880.2018.3.001
    摘要1148)      PDF(pc) (817KB)(720)    收藏
    采用色谱法从黑果枸杞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4-p-cumaroyl-α-L-rhamnosyl-(1→6)-β-D-glucose(1)、4-p-cumaroyl-α-L-rhamnosyl-(1→6)-α-D-glucose(2)、isosalipurposide(3)、咖啡酸乙酯(4)、trans-ferulic acid(5)、槲皮素3-O-β-D-芸香糖苷(6)、山柰酚-3-O-芸香糖苷(7)、水仙苷(8)、kaempferol 3-rutinoside-4′-glucoside(9)、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10)、蛇葡萄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helichrysin A(12)、柚皮素(13)、槲皮素(14)、东莨菪亭(15)、evofolin B(16)、(+)-isolariciresinol(17)、methyl-2,4-dihydroxy-5-methoxybenzoate(18)、3-甲氧基没食子酸(19)、4-acetyl-2,6-dimethoxyphenol(20)、香草乙酮(21)和苯甲酸甲酯(2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9、11、12 和16~19均为首次从本属中被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基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炎症模型的连翘提取物抗炎活性实验研究
    刘建洲,张立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 (7): 1248-1253.   DOI: 10.16333/j.1001-6880.2015.07.023
    摘要1307)      PDF(pc) (945KB)(710)    收藏
    通过复制LPS诱导的BEAS-2B炎症模型,探讨连翘提取物对炎症反应中炎性因子分泌的作用。采用MTT法检测BEAS-2B细胞活力,筛选连翘乙醇提取物(FSEE)、60%连翘酯苷A(60% FTA)、90%连翘酯苷A(90% FTA)最佳给药浓度;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连翘提取物对细胞作用后的细胞形态;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NO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浓度小于128 μg/mL时,对BEAS-2B细胞没有产生毒性;浓度在128~256 μg/mL时,60% FTA与90% FTA均表现出对细胞的毒性。抗炎结果表明,在给药浓度设置为25、50、100 μg/mL时,三种提取物均表现出减少NO分泌的效果(P<0.01),90% FTA组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三种提取物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BEAS-2B细胞胞内活性氧的水平(P<0.05),且呈量效关系。另外,FSEE、60% FTA、90% FTA组间的治疗效果也逐渐增强。由此得出,90% FTA为连翘提取物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其抗炎活性成分可能为连翘酯苷A,这将为连翘抗炎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树舌灵芝的化学成分及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测定
    卜庆华1,2#,罗奇2#,程永现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5): 650-654.   DOI: 10.16333/j.1001-6880.2016.5.002
    摘要1327)      PDF(pc) (540KB)(691)    收藏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树舌灵芝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结合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shushene A (1)、shushene B(2)、lucidulactone A(3)、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4)、6-hydroxy-4-H-chromen-4-one(5)、1-(4-ethylphenyl)-1,2-ethanediol(6)、1-(2-ethylphenyl)-1,2-ethanediol(7)和吲哚醛(8)。其中化合物1和2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8系首次从树舌灵芝中获得。化合物1和2是外消旋体,我们对其进行了手性拆分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其对映体的绝对构型。此外,还采用ELISA法对化合物1和2的肾保护活性进行了测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马槟榔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廖金华1,胡旭佳1*,苑春茂2,何红平2,邸迎彤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11): 1780-1784.  
    摘要1951)      PDF(pc) (207KB)(685)    收藏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方法,对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杜仲树脂酚(1)、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sinapyl ether(2)、hedyotol C(3)、hedyotisol A(4)、hedyotisol B(5)、ozoroalide(6)、5α,6α-epoxy-3β-hydroxyergosta-22-ene-7-one(7)、松柏醛(8)、3-羟基-5-(对羟基苯基)戊酸(9)、β-hydroxypropiovanillone(10)。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木脂素、大环内酯、甾醇及酚类。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中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中草药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 媛,宋宝安,杨 松,胡德禹,金林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3 (1): 47-51.   DOI: A
    摘要2691)      PDF(pc) (401KB)(678)    收藏
    从中草药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14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柳杉酚(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熊果酸(4)、鼠李糖(5)、胡萝卜苷(6)、蔗糖(7)、咖啡酸(8)、油酸(9)、3-O-(6′-O-palmitoyl-β-D-glucosyl)-spinasta-7,22-diene(10)、clematomanshurica saponin E(11)、α-caryphy(12)、雪松醇(13)和Scrophuloside A4(14)。其中化合物358~14均为首次从玄参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UPLC-QTof-MS测定不同提取条件下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转化规律
    郭 智1,彭 冰2,李宗阳1,潘瑞乐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5): 716-720.  
    摘要1267)      PDF(pc) (506KB)(651)    收藏
    使用UPLC-QTof-MS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下柴胡皂苷a、d的转化规律。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甲酸水溶液;流速为0.45 mL/min。以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为检测器,使用负离子检测模式,对经过12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柴胡样品(1~12)进行检测。得到柴胡皂苷a、d不同提取方法下的转化规律:酸性常温条件下水解生成柴胡皂苷b1、b2,酸性加热情况下糖苷键水解生成皂苷元;中性、碱性条件下均较稳定。实验结果对柴胡皂苷a、d的提取、分离、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内生真菌交织枝顶孢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曹宇恒1,张子豪1,林锋科1,赖道万1,姚玉荣2,谢丙炎2*,周立刚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2): 182-187.   DOI: 10.16333/j.1001-6880.2016.2.003
    摘要1288)      PDF(pc) (196KB)(644)    收藏
    从番茄内生真菌交织枝顶孢(Acremonium implicatum)中分离到5个次生代谢产物,经理化特性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酸(2)、吲哚-3-甲醛(3)、5′-O-乙酰胸苷(4)和酵母甾醇(5)。化合物1和2表现出强的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和抗线虫活性。化合物3对秀丽隐杆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2.3 μg/mL和93.4 μg/mL。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酸(2)、吲哚-3-甲醛(3)是交织枝顶孢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深入研究交织枝顶孢对线虫的生防机制以及该真菌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依据。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交织枝顶孢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佩氏灵芝中三个新三萜(补充数据)
    郭平霞, 王心龙, 程永现, 裴妙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1): 2-15.  
    摘要991)      PDF(pc) (801KB)(640)    收藏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佩氏灵芝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合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petchinoids A-C(1~3)、2,5-二羟基苯乙酮(4)和银桦内酯(5)。其中化合物1~3是新化合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1-辛基-3-甲基咪唑二氰铵盐/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银杏黄酮
    许雪磊,李芬芳*,谭志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6): 830-833.  
    摘要1244)      PDF(pc) (415KB)(640)    收藏
    建立了由亲水性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二氰铵盐([C8 mim][N(CN)2])和(NH4)2SO4形成的双水相萃取体系并应用于银杏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研究了盐浓度、体系温度、pH值、NaCl量等因素对银杏黄酮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下相中无机盐进行回收。体系由18.52% [C8 mim][N(CN)2],25.93% (NH4)2SO4构成,加入 1.5 mmol NaCl,在室温下进行萃取时萃取效率最佳,在最佳的条件下[C8 mim][N(CN)2]/(NH4)2SO4体系对银杏黄酮的萃取效率达96.73%。与传统的双水相体系相比,该体系的萃取效率高,粘度低,同时(NH4)2SO4的回收率达90.54%。[C8 mim][N(CN)2]/(NH4)2SO4双水相体系是一种很好的分离纯化银杏黄酮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海洋真菌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次级代谢产物中一个新的内酯醛结构
    徐燕,田沙沙,朱华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 (4): 559-561.   DOI: 10.16333/j.1001-6880.2015.04.001
    摘要1294)      PDF(pc) (284KB)(635)    收藏
    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HPLC),ODS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方法从海洋真菌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采用1D NMR(1H NMR、13C NMR、DEPT)、2D NMR(HMBC、HMQC、1H-1H COSY)及MS等光谱学方法分析及参考相应的文献,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6-羟基-5,7-二甲基苯并呋喃酮-4-基)乙醛(1)、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2)和己二酸二乙基己酯(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一个鼠尾藻异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抗氧化和抗结肠癌细胞增殖作用
    曹森,周容,聂开颖,罗巅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 29 (10): 1635-1641.   DOI: 10.16333/j.1001-6880.2017.10.001
    摘要1053)      PDF(pc) (839KB)(635)    收藏
    采用DEAE-琼脂糖凝胶CL-6B凝胶层析对鼠尾藻多糖STP-I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红外光谱法,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法,甲基化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法对多糖STP-I的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STP-I的重复结构单位,STP-I主要由6-β-D-Glcp和4-α-D-Galp组成,还包括5-α-L-Araf、2,3-α-D-Xylp、T-β-D-Xylp和T-β-D-Glcp糖残基。STP-I的分支度是26.7%。基于自由基清除实验,STP-I展现出高于维生素C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是 0.15 mg/mL和1 mg/mL。STP-I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具有抑制增值的作用,其IC50是2.56 mg/mL,同时STP-I对正常细胞没有杀伤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龙芽草化学成分研究
    武海波,蓝晓聪,王文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3 (1): 55-56.   DOI: A
    摘要2032)      PDF(pc) (228KB)(634)    收藏
    从药用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5-烯-3β,7β-二醇(1)、豆甾-5-烯-3β,7α-二醇(2)、豆甾-3β,6α-二醇(3)和β-谷甾醇(4)。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龙芽草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裂木质素类化合物与5α-还原酶的构效关系研究
    李小奇,曹洪玉,于大永*,冯宝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5): 643-649.   DOI: 10.16333/j.1001-6880.2016.5.001
    摘要1152)      PDF(pc) (901KB)(632)    收藏
    5α-还原酶(5α-reductase,5-AR)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键酶。前期研究发现裂木质素类化合物有抑制5-AR的作用,为了深化对荨麻属裂木质素类植物的研究,并探索裂木质素类抑制剂对5-AR的抑制作用及二者构效关系,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5-AR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并利用Ramachandran plot、verify3D和ERRAT程序对模型进行评价,同时通过分子力学等方法对最优模型进行优化。利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将5-α还原酶抑制剂(5α-reductase inhibitors,5-ARI)对接到12个活性位点,其中5个位点与配体对接成功,并预测了41种裂木质素化合物的ADMET性质。本文研究结果对裂木质素类化合物的药物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且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姜黄素通过促进ROS产生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
    刘国安, 靳亚东, 冉苗苗, 李贵琛, 杨麒励, 丁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 32 (4): 541-548.   DOI: 10.16333/j.1001-6880.2020.4.001
    摘要588)      PDF(pc) (1714KB)(628)    收藏
    本文用姜黄素处理人脑胶质瘤U87细胞,以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姜黄素处理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NADPH氧化酶的含量;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ROS含量,并对氧化应激指标总氧化力(T-AO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进行了检测。用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和AO/EB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了凋亡相关蛋白信号通路。结果表明,姜黄素通过提高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促进ROS产生,引起细胞内T-AOC降低,MDA含量升高,GSH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使细胞处于氧化胁迫,并可能通过ROS的升高触发细胞信号通路,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最终通过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促使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丹参综合提取分离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制备工艺研究
    李玉山*,王经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9): 1510-1516.  
    摘要1316)      PDF(pc) (732KB)(627)    收藏
    本研究以陕西商洛所产丹参为原料,对丹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同步综合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60 ℃。提取液浓缩至比重1.05后加入4倍量(mL/g)的水沉淀,过滤,将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离。水液以大孔树脂吸附,水洗脱,得到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水洗液。水洗脱后的树脂以4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得到丹酚酸B;提取浓缩液水沉后的沉淀干燥,以苯溶解,过滤,滤液以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得到各种单体成分。优化后的纯化工艺各成分的得率为:原儿茶醛3.6%,丹参素1.2%,丹酚酸B5.5%,丹参酮I 0.23%,丹参酮IIA 3.8%,丹参酮IIB 0.72%,隐丹参酮0.18%,丹参酸甲酯0.09%;含量分别为:98.3%,99.2%,91.7%,97.2%,98.8%,98.5%,97.6%,98.3%。以配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碱度为影响因素,采用最陡坡实验法对水溶性化合物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得率为86.2%,含量为96.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树舌灵芝的化学成分及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测定(补充数据)
    卜庆华, #, 罗奇#, 程永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5): 651-654.  
    摘要1076)      PDF(pc) (841KB)(619)    收藏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树舌灵芝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结合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shushene A (1)、shushene B(2)、lucidulactone A(3)、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4)、6-hydroxy-4-H-chromen-4-one(5)、1-(4-ethylphenyl)-1,2-ethanediol(6)、1-(2-ethylphenyl)-1,2-ethanediol(7)和吲哚醛(8)。其中化合物1和2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8系首次从树舌灵芝中获得。化合物1和2是外消旋体,我们对其进行了手性拆分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其对映体的绝对构型。此外,还采用ELISA法对化合物1和2的肾保护活性进行了测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芹菜素通过升高ROS促进不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廖月霞,孔桂美,陶文华,卜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 (7): 1254-1258.   DOI: 10.16333/j.1001-6880.2015.07.024
    摘要1262)      PDF(pc) (781KB)(611)    收藏
    芹菜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天然植物黄酮,本研究应用MTT法测芹菜素对小鼠脾细胞和S1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显示:芹菜素剂量依赖地抑制小鼠脾细胞和S180细胞增殖,促进脾细胞和S180细胞凋亡,显著升高脾细胞和S180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这些结果提示:芹菜素可能通过升高不同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杜仲叶多糖的提取分离、抗补体活性及结构研究
    张学俊,伊廷金,孙黔云,张文坤,闫银萍,龚桂珍,宫本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23 (4): 606-611.  
    摘要3063)      收藏
    经石油醚脱脂、除胶后,采用热水提取、分步醇沉工艺获得杜仲叶水溶性多糖PsEUL1、PsEUL2、PsEUL3,分别经S-8大孔树脂脱色,Sevag法脱蛋白及透析,其中PsEUL1经DEAE-52 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得多糖组分PsEUL11、PsEUL12、PsEUL13,抗补体活性实验表明,其中有多个组分有不同程度的抗补体活性,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活性多糖PsEUL13经硫酸-咔唑反应及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为:L-鼠李糖、D-岩藻糖、D-阿拉伯糖、D-木糖、D-葡糖糖、D-半乳糖、糖醛酸,含量比为11.8 :1.6 :37.7 :4.2 :10.7 :12.8 :21.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胡林峰,许明录,朱红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23 (2): 384-391.  
    摘要3588)      PDF    收藏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精油在农用抑菌活性及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具有农用抑菌活性的31种植物精油及其抑菌效果,并列举了植物精油中13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抑菌活性成分,简要分析了植物精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海洋真菌Rhizopus sp. 2-PDA-61化学成分的研究
    王发左,朱天骄,张敏,林爱群,顾谦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23 (2): 199-201.  
    摘要2842)      PDF    收藏

    从海洋真菌根霉2-PDA-61中共发现6个已知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细胞毒活性的环五肽(12)和4个苯的衍生物(3~6)。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和与已知化合物数据比较,这些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 malformin C(1)、malformin A1(2)、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3)、对羟基苯乙醇(4)、对甲基苯乙醇(5)和对苯二甲醚(6)。化合物12对P388细胞系表现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1.8 μM和4.2 μ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eau-D50中的一个新天然产物(补充数据)
    张辉, 齐欢, 张灵坚, 向文胜, 王继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4): 495-497.  
    摘要903)      PDF(pc) (2521KB)(601)    收藏
    对borrelidin产生菌Streptomyces sp.neau-D50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新天然产物,N-acetylborrelidin B,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的IC50值分别为19.9 μM和36.3 μ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仙鹤草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
    徐秀泉,李 峰,汤 建,许 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3 (1): 114-117.   DOI: A
    摘要2099)      PDF(pc) (732KB)(600)    收藏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超声辅助提取仙鹤草总多酚得率的主要因素(超声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总多酚之间的函数关系。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71%乙醇,料液比1:24,超声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3.56%,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人参皂苷Rg1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应用(二)
    谷晓娟,韩亚琼,李心怡,沈报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6): 824-829.  
    摘要1195)      PDF(pc) (681KB)(600)    收藏
    采用“一锅法”,以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间隔臂,制备了一种新型天然中草药药用成分键合固定相——人参皂苷Rg1键合硅胶固定相(250 mm×4.6 mm,5 μm),以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电镜扫描对自制的人参皂苷Rg1键合硅胶固定相进行表征。采用该固定相,建立三七总皂苷原料药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 μL。以人参皂苷Re色谱峰为参照峰,确定20个共有峰。10批三七总皂苷原料药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2~0.999。以人参皂苷Rg1键合硅胶固定相分离三七总皂苷中的皂苷成分,为天然产物的分离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苦竹内生真菌Phomopsis sp.KY-12化学成份及其海虾致死活性研究
    郭芳1,杨胜祥1,2*,刘力1,2*,王勇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9): 1389-1392.  
    摘要1412)      PDF(pc) (348KB)(599)    收藏
    利用柱色谱技术从苦竹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包括九个杜松烷型倍半萜、一个azaphilone类化合物和三个甾体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3,12-dihydroxycalamenene (1), 3,9,12-trihydroxycalamenene (2), indicumolide C (3), agripilol C (4), 2,15-tihydroxycalamenene (5), dysodensiol D (6), bombamalones D (7), 8-formyl-7-hydroxyl-5-isopropyl-2-methoxy-1,4-naphthoquinone (8), strobilol A (9), Pyrenocine J (10), 3β, 5α-Dihydroxy-6β-methoxyergosta-7,22-dien (11),麦角甾醇(12)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3)。其中,化合物3~9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显示中等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9 显示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响应面法优化森林土磷脂脂肪酸的超声提取工艺
    李 范1,李 娜2*,陈建中2,蒋小强2,陈 怡2,李 萍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5): 656-661.  
    摘要1292)      PDF(pc) (842KB)(593)    收藏
    对森林土磷脂脂肪酸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剂用量为自变量,以森林土磷脂脂肪酸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评估了这些因素对森林土磷脂脂肪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温度20 ℃,超声时间30 min,提取剂用量21 mL/8 g土壤条件下,磷脂脂肪酸最大提取率达到45.57 nmol/g(n=3,单体PLFAs个数35个)。表明响应面法超声辅助提取优化磷脂脂肪酸工艺的研究方法简便、可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深海真菌Penicillium herquei FS83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补充数据)
    李浩华, 潘清灵, 陈玉婵, 李赛妮, 谭国慧, 叶伟, 刘洪新, 孙章华, 章卫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3): 328-330.  
    摘要1038)      PDF(pc) (311KB)(592)    收藏
    利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薄层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色谱技术从深海真菌Penicillium herquei FS83的液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peniherin A(1)、sclerodin(2)、对羟基苯乙酸甲酯(3)、对羟基苯乙酮(4)、(R)-甲羟戊酸内酯(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实验显示,化合物1无明显细胞毒活性及抑菌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藏药翁布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喇晓琴,曾 阳,许 敏,张颖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23 (4): 596-599.  
    摘要3534)      收藏
    从藏药翁布(Myricaria germanica)的6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光谱、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1),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4),柽柳素(5),山柰酚(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5,7,4'-三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8),5,7,3',4'-四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9),槲皮苷(10)和阿福豆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7~11为首次从水柏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深海真菌Penicillium herquei FS83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李浩华,潘清灵,陈玉婵,李赛妮,谭国慧,叶伟,刘洪新,孙章华*,章卫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3): 327-330.   DOI: 10.16333/j.1001-6880.2016.3.001
    摘要1114)      PDF(pc) (392KB)(583)    收藏
    利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薄层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色谱技术从深海真菌Penicillium herquei FS83的液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peniherin A(1)、sclerodin(2)、对羟基苯乙酸甲酯(3)、对羟基苯乙酮(4)、(R)-甲羟戊酸内酯(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实验显示,化合物1无明显细胞毒活性及抑菌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纤维性根茎药材酶解提取-超滤纯化的临界通量与压力预测
    王继龙,刘晓霞,魏舒畅*,柳春,范凌云,金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 (4): 586-590.   DOI: 10.16333/j.1001-6880.2016.4.021
    摘要892)      PDF(pc) (677KB)(583)    收藏
    为了有效解决纤维性根茎药材在采用酶解提取-超滤纯化集成技术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保证该集成技术的顺畅使用,以红芪酶解液的超滤数据为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临界通量和临界压力预测模型,对模型的模拟能力和对黄芪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并对利用连接权法计算得到的输入变量的相对贡献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和适用性,模拟的临界通量和临界压力的绝对误差和误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5228 L/(m2·h)、0.0032 MPa和3.46%、2.50%,R2分别为0.96和0.95;对黄芪模拟的绝对误差和误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4360 L/ (m2·h)、0.0034 MPa和3.93%、2.80%;输入变量对临界通量和压力的相对贡献大小顺序均为黏度>浓度>pH>温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西洋参总皂苷酶水解产物成分研究
    金建明,李有海,张海伦,梁朝宁,唐双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10): 1552-1556.  
    摘要1436)      PDF(pc) (414KB)(578)    收藏
    西洋参总皂苷经β-糖苷酶催化水解,采用HPLC检测分析确定西洋参总皂苷中的主要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b1、Rd、Rc和Rb2已经完全被水解。水解产物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和反向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7个皂苷,通过NMR谱图分析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compound K(1)、人参皂苷Mc(2)、人参皂苷Rg1(3)、人参皂苷Rg2(4)、人参皂苷Re(5)、人参皂苷F1(6)和拟人参皂苷F11(7)。β-糖苷酶催化西洋参总皂苷水解实验表明,西洋参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水解产物是人参皂苷compound K和人参皂苷Mc。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注射用高纯度蛋黄卵磷脂制备新工艺的研究
    赵绘绘,汤鲁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 (4): 564-569.  
    摘要1263)      PDF(pc) (623KB)(567)    收藏
    本文探索建立了一条以新鲜蛋黄为原料,以乙醇为唯一提取溶剂,制备高纯度注射用蛋黄卵磷脂的新工艺。首先,用4倍重量的96%(v/v)乙醇作为沉淀剂将新鲜蛋黄中的蛋白质沉淀为滤饼,得到初级提取液;然后,再用4倍重量的96%(v/v)乙醇对滤饼抽提3次,提取残余卵磷脂,得到次级提取液。合并提取液,置9 ℃下静置分层,除去大部分蛋黄油。所得上清液上硅胶柱,用86%(v/v)的乙醇作为洗脱剂,纯化蛋黄卵磷脂,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达98%。并对提取过程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35 ℃的96%乙醇溶液,添加量为1:4(w/w)提取蛋黄液,180 rpm转速下搅拌10 min。抽滤后,用60 ℃的96%乙醇提取滤饼3次,料液比为1:4,静置15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蛋黄卵磷脂的提取率可达93.3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